什麼是5S現場管理法
5S: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素養(SHITSUKE),又被稱為“五常法則”或“五常法”。
5S的起源
5S的沿革
5S起源於日本,是指在生產現場中對人員、機器、材料、方法等生產要素進行有效的管理,這是日本企業獨特的一種管理辦法。
1955年,日本的5S的宣傳口號為“安全始於整理,終於整理整頓”。當時只推行了前兩個S,其目的僅為了確保作業空間和安全。後因生產和品質控制的需要而又逐步提出了3S,也就是清掃、清潔、修養,從而使應用空間及適用範圍進一步拓展,到了1986年,日本的5S的著作逐漸問世,從而對整個現場管理模式起到了衝擊的作用,並由此掀起了5S的熱潮。
5S的發展
日本式企業將5S運動作為管理工作的基礎,推行各種品質的管理手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產品品質得以迅速地提升,奠定了經濟大國的地位,而在豐田公司的倡導推行下, 5S對於塑造企業的形象、降低成本、準時交貨、安全生產、高度的標準化、創造令人心曠神怡的工作場所、現場改善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逐漸被各國的管理界所認識。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5S已經成為工廠管理的一股新潮流。
根據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需要,有的企業在原來5S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安全(Safety),即形成了“6S";有的企業再增加了節約(Save),形成了“ 7S ";也有的企業加上習慣化(Shiukanka)、服務 ( Service )及堅持(Shikoku),形成了“ 10S ",有的企業甚至推行“12S",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都是從“5S"裡衍生出來的,例如在整理中要求清除無用的東西或物品,這在某些意義上來說,就能涉及到節約和安全,具體一點例如橫在安全通道中無用的垃圾,這就是安全應該關注的內容。
5S的應用範圍
應用於製造業、服務業等改善現場環境的質量和員工的思維方法,使企業能有效地邁向全面質量管理,主要是針對製造業在生產現場,對材料、設備、人員等生產要素開展相應活動。
5S對於塑造企業的形象、降低成本、準時交貨、安全生產、高度的標準化、創造令人心曠神怡的工作場所、現場改善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是日本產品品質得以迅猛提高行銷全球的成功之處。
推行5S的作用
1、提高企業形象
2、提高生產效率
3、提高庫存周轉率
4、減少故障,保障品質
5、加強安全,減少安全隱患
6、養成節約的習慣,降低生產成本
7、縮短作業周期,保證交期
8、改善企業精神面貌,形成良好企業文化
5S現場管理法的內容
5S起源於日本,通過規範現場、現物,營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環境,培養員工良好的工作習慣,是日式企業獨特的一種管理方法,其最終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質:
•革除馬虎之心,養成凡事認真的習慣 (認認真真地對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 )
•遵守規定的習慣
•自覺維護工作環境整潔明了的良好習慣
•文明禮貌的習慣
5S現場管理法:整理
•將工作場所任何東西區分為有必要的與不必要的: ◦把必要的東西與不必要的東西明確地、嚴格地區分開來;
◦不必要的東西要盡快處理掉。
目的:
•騰出空間,空間活用
•防止誤用、誤送
•塑造清爽的工作場所
生產過程中經常有一些殘餘物料、待修品、待返品、報廢品等滯留在現場,既佔據了地方又阻礙生產,包括一些已無法使用的工夾具、量具、機器設備,如果不及時清除,會使現場變得凌亂。 生產現場擺放不要的物品是一種浪費: •即使寬敞的工作場所,將俞變窄小。
•棚架、櫥櫃等被雜物佔據而減少使用價值。
•增加了尋找工具、零件等物品的困難,浪費時間。
•物品雜亂無章的擺放,增加盤點的困難,成本核算失準。
注意點:
要有決心,不必要的物品應斷然地加以處置。
實施要領:
1.自己的工作場所(範圍)全面檢查,包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
2.制定「要」和「不要」的判別基準
3.將不要物品清除出工作場所
4.對需要的物品調查使用頻度,決定日常用量及放置位置
5.制訂廢棄物處理方法
6.每日自我檢查
常用的方法:
1.使用頻率法
2.價值分析法
3.定點拍照法
4.紅牌作戰法
5.看板管理法等等
5S現場管理法:整頓
•對整理之後留在現場的必要的物品分門別類放置,排列整齊。
•明確數量,並進行有效地標識。
目的:
•工作場所一目了然
•整整齊齊的工作環境
•消除找尋物品的時間
•消除過多的積壓物品
注意點:
這是提高效率的基礎。 實施要領: 1.前一步驟整理的工作要落實
2.流程佈置,確定放置場所
3.規定放置方法、明確數量
4.劃線定位
5.場所、物品標識
整頓的"3要素":場所、方法、標識
放置場所 •物品的放置場所原則上要100%設定
•物品的保管要定點、定容、定量
•生產線附近只能放真正需要的物品
放置方法 •易取
•不超出所規定的範圍
•在放置方法上多下工夫
標識方法 •放置場所和物品原則上一對一表示
•現物的表示和放置場所的表示
•某些表示方法全公司要統一
•在表示方法上多下工夫
整頓的"3定"原則:定點、定容、定量
•定點:放在哪里合適(具備必要的存放條件,方便取用、還原放置的一個或若干個固定的區域)
•定容:用什麼容器、顏色(可以是不同意義上的容器、器皿類的物件,如:筐、桶、箱簍等,也可以是車、特殊存放平台甚至是一個固定的存儲空間等均可當作容器看待)
•定量:規定合適的數量(對存儲的物件在量上規定上下限,或直接定量,方便將其推廣為容器類的看板使用,一舉兩得)
常用方法 :
1.引線法
2.形跡法
3.標識法
4.固定容器法
5.紅牌作戰法
6.定置管理法
7.顏色管理法
8.看板管理法
5S現場管理法:清潔
•將工作場所清掃乾淨。
•保持工作場所干淨、亮麗的環境。
目的:
•消除贓污,保持職場內乾乾淨淨、明明亮亮
•穩定品質
•減少工業傷害
注意點:
責任化、制度化。
實施要領:
1.建立清掃責任區(室內、外)
2.執行例行掃除,清理髒污
3.調查污染源,予以杜絕或隔離
4.建立清掃基準,作為規範
5S現場管理法:規範
將上面的3S實施的做法制度化、規範化,並貫徹執行及維持結果。
目的:
維持上面3S的成果
注意點:
制度化,定期檢查。
實施要領:
1.落實前面3S工作
2.制訂考評方法
3.制訂獎懲制度,加強執行
4.高階主管經常帶頭巡查,以表重視
5S現場管理法:素養
通過晨會等手段,提高全員文明禮貌水準。培養每位成員養成良好的習慣,並遵守規則做事。開展5S容易,但長時間的維持必須靠素養的提升。
目的:
•培養具有好習慣、遵守規則的員工
•提高員工文明禮貌水準
•營造團體精神
注意點:
長期堅持,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
實施要領:
1.制訂服裝、儀容、識別證標準
2.制訂共同遵守的有關規則、規定
3.制訂禮儀守則
4.教育訓練(新進人員強化5S教育、實踐
5.推動各種精神提升活動(晨會、禮貌運動等)
5S現場管理法的推行步驟
掌握了5S現場管理法的基礎知識,尚不具備推行5S活動的能力。因推行步驟、方法不當導致事倍功半,甚至中途夭折的事例並不鮮見。因此,掌握正確的步驟、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步驟1:成立推行組織
1.推行委員會及推行辦公室成立
2.組織職掌確定
3.委員的主要工作
4.編組及責任區劃分
建議由企業主要領導出任5S活動推行委員會主任職務,以視對此活動之支持。具體安排上可由副主任負責活動的全面推行。
步驟2:擬定推行方針及目標
方針制定:
推動5S管理時,制定方針做為導入之指導原則 例一:推行5S管理、塑中集一流形象 例二:告別昨日,挑戰自我,塑造捷虹新形象 例三:於細微之處著手,塑造公司新形象 例四:規範現場·現物、提升人的品質 方針的製定要結合企業具體情況,要有號召力。方針一旦制定,要廣為宣傳。
目標制定:
先予設定期望之目標,做為活動努力之方向及便於活動過程中之成果檢查 例一:第4個月各部門考核90分以上 例二:有來賓到廠參觀,不必事先臨時做準備 目標的製定也要同企業的具體情況相結合。
步驟3:擬定工作計劃及實施方法
1.擬定日程計劃做為推行及控制之依據
2.收集資料及借鑒他廠做法
3.制定5S活動實施辦法
4.制定要與不要的物品區分方法
5.制定5S活動評比的方法
6.制定5S活動獎懲辦法
7.其他相關規定(5S時間等)
8.大的工作一定要有計劃,以便大家對整個過程有一個整體的了解。項目責任者清楚自己及其他擔當者的工作是什麼及何時要完成,相互配合造就一種團隊作戰精神。
步驟4:教育
每個部門對全員進行教育
•5S現場管理法的內容及目的
•5S現場管理法的實施方法
•5S現場管理法的評比方法
•新進員工的5S現場管理法訓練
教育是非常重要,讓員工了解5S活動能給工作及自己帶來好處從而主動地去做,與被別人強迫著去做其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教育形式要多樣化,講課、放錄像、觀摩他廠案例或樣板區域、學習推行手冊等方式均可視情況加以使用。
步驟5:活動前的宣傳造勢
5S活動要全員重視、參與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最高主管發表宣言(晨會、內部報刊等)
2.海報、內部報刊宣傳
3.宣傳欄
步驟6: 實施
1.前期作業準備 ◦方法說明會
◦道具準備
2.工廠"洗澡"運動(全體上下徹底大掃除)
3.建立地面劃線及物品標識標準
4."3定"、"3要素"展開
•3定:定點、定容、定量 ◦定點:放在哪里合適
◦定容:用什麼容器、顏色
◦定量:規定合適的數量
•三要素:場所、方法、標識
1.定點攝影
2.做成"5S日常確認表"及實施
3.紅牌作戰
步驟7:活動評比辦法確定
1.加權係數 : 困難係數、人數係數、面積係數、教養係數
2.考核評分法
步驟8:查核
1.現場查核
2.5S問題點質疑、解答
3.舉辦各種活動及比賽(如徵文活動等)
步驟9:評比及獎懲
依5S活動競賽辦法進行評比,公佈成績,實施獎懲。
步驟10:檢討與修正
各責任部門依缺點項目進行改善,不斷提高。 通過對5S管理進行定期的審查,找出不足之處加以改正。
[ 編輯 ]
步驟11:納入定期管理活動中
1.標準化、制度化的完善
2.實施各種5S現場管理法強化月活動 需要強調的一點是,企業因其背景、架構、企業文化、人員素質的不同,推行時可能會有各種不同的問題出現,推行辦要根據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具體問題,採取可行的對策,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5S現場管理法實施要點
整理:正確的價值意識---「使用價值」,而不是「原購買價值」 整頓:正確的方法---「3要素、3定」+ 整頓的技術 清掃:責任化---明確崗位5S責任 清潔:制度化及考核---5S時間;稽查、競爭、獎罰 素養:長期化---晨會、禮儀守則
[ 編輯 ]
5S管理推行口訣
•整理: 需與非需、一留一清
•整頓: 科學佈局、取用快捷
•清掃: 美化環境、拿來即用
•清潔: 形成製度、貫徹到底
•素養: 遵守制度、養成習慣
5S現場管理法與其他管理活動的關係
1.5S是現場管理的基礎,是TPM(全面生產管理)的前提,是TQM(全面品質管理)的第一步,也是ISO9000有效推行的保證。
2.5S現場管理法能夠營造一種"人人積極參與,事事遵守標準"的良好氛圍。有了這種氛圍,推行ISO、TQM、及TPM就更容易獲得員工的支持和配合,有利於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形成強大的推動力。
3.實施ISO、TQM、TPM等活動的效果是隱蔽的、長期性的,一時難以看到顯著的效果。而5S活動的效果是立竿見影。如果在推行ISO、TQM、TPM等活動的過程中導入5S,可以通過在短期內獲得顯著效果來增強企業員工的信心。
4.5S是現場管理的基礎,5S水平的高低,代表著管理者對現場管理認識的高低,這又決定了現場管理水平的高低,而現場管理水平的高低,制約著ISO、TPM、TQM活動能否順利、有效地推行。通過5S活動,從現場管理著手改進企業"體質",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樣做好以5S為主的現場管理
•培訓先行
公司質量管理處編寫《現場管理》宣傳教材,發到各車間生產班組。舉辦車間主任和職能處長參加的公司現場管理培訓班,然後由主任、處長在本單位組織全員培訓,使大家都知道現場管理的要求、5S管理法和考核標準。公司對車間員工進行現場管理知識抽查考試,公佈成績。通過培訓和宣傳,做到家喻戶曉,營造出抓c的氛圍。
•一把手工程
為了加大現場管理的力度,公司最高管理者明確提出現場管理是一把手工程。各生產車間一把手具體負責現場管理工作,抓落實、抓考核、抓獎罰。公司視各車間現場管理工作的優劣作為對一把手考核、獎罰和任免的依據。車間主任時常在現場巡視,對現場管理出現的問題隨時要求員工糾正,做到雷厲風行。
•日檢查日公佈
各車間都成立了現場管理檢查組,做到日檢查、日公佈,當日檢查出來的問題,在第二日要公佈整改結果。質量管理處是公司現場管理的組織部門,每週對車間現場管理按15條考核標准進行檢查,每月向全公司公佈車間排名和得分情況,並與獎罰掛鉤。獎罰激勵機制使車間的日檢查日公佈工作得以堅持下去,起到日清日高的效果,現場管理不斷改善。
•職能處室齊上陣
職能處室都盡職盡責的配合車間做好現場管理工作,現場管理已從環境衛生、物品定置向設備維護、產品質量等深層次擴展。如總工辦、產品所,工藝所要保證生產現場的技術文件正確、完整、統一,生產處要抓好物流管理,設備處要加強對車間設備的巡視、維修和指導,質檢處要做好首檢、巡檢和終檢等。
•規範管理行為
規範管理行為是推選以5S為主的現場管理的保證。公司製訂了一系列現場管理的製度和規定,設計了各種記錄表,還給每個車間配置了現場管理專用板,內容有現場管理要求,日檢查、週檢查公佈欄和員工5S條例等。各車間都制訂了《5S現場管理實施方案》。通過執行嚴格的規章制度、填寫細緻的記錄表格和對照條例要求,調動起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從約束員工個人行為走向規範組織管理行為,這是現場管理質的提高。良好的現場面貌代表員工素質良好的和組織的凝聚力,現場管理推動企業生產力發展。
案例分析
案例一:建築企業施工5S現場管理法分析
一、“5S”管理的含義
“5S”管理模式是一種科學的管理思想,源自日本的一種家庭作業方式,後被應用到企業內部管理運作,是企業實施現場管理的有效方法。其內容包括: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素養(SHIT-SUKE)。在建築企業大力推行“5S”管理,能激發企業管理潛能,培養出企業員工良好的工作作風,有效改善企業的現場管理,使現場變得更加有利於管理,讓企業的一切都處在管理之中,從而從整體上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整理是將現場(包括生產現場和辦公現場)需要和不需要的東西區別出來,處理掉不需要的東西,達到現場無不用之物。它是樹立良好工作作風的開始。整頓是將整理後需要的東西,安排成有序的狀態。物品擺放地點要科學合理,還要目視化,使定量裝載的物品做到過目知數,擺放不同物品的區域可採用色彩、標記或掛牌方式加以區別。
清掃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保持機器及工作環境的干淨。對設備的清掃,著眼於對設備的維護保養;二是員工不僅要做到形體上的干淨,儀表要整潔,還要做到精神上的干淨,要講文明、講禮貌。清潔是整理、整頓、清掃之後要認真維護,養成持之以恆的習慣,輔以一定監督檢查措施,使現場保持完美和最佳狀態。清潔是對前三項活動的堅持與深入,可消除發生安全事故的根源,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教養也稱素養,就是要努力提高公司的整體素質,養成嚴格遵守規章制度的習慣和作風,這是“5S”活動的核心,也是公司企業文化建設和人力資源建設的重要課題。
二、建築企業施工現場實施“5S”管理的必要性
1.有利於提升建築企業的施工質量
通常情況下,項目施工現場情況非常複雜,大多時候是多工種、多工序交叉進行,可能發生物流不暢、工序矛盾等問題,尤其是相互之間容易造成乾擾甚至是影響施工質量。實施“5S”管理,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它通過嚴格控制建築企業內部質量管理,建立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成立質量管理辦公室,加強對原料採購、運輸、工程招投標、工程施工等過程全方位的監測監控,提高建築產品的合格率,避免物流不暢和工序矛盾等問題,提升建築企業的施工質量。
2.有利於減少建築企業的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長期以來,施工安全問題一直困擾著建築企業。實施“5S”管理能夠完善全面質量管理(包括從施工隱患的發生到整改,再到不斷檢查、處理的循環過程),加強施工現場設備管理,提高完好率,完善事故分析通報製度,對施工過程中的各類事故無論大小,都要逐項進行分析處理;並實行按施工設備部件使用周期與日常巡檢動態發現問題相結合的超前維修、預防維修機制,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
3.有利於減少浪費、降低成本
一方面,通過推行“5S”管理,建築企業能夠在整理、整頓階段清理閒置材料,對單位內積壓多年的廢舊材料進行了分揀/清理,廣泛開展廢舊物品回收利用工作,減少不必要的浪費;還可以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和清理原材料,降低材料成本;同時,對施工現場進行的各項清理工作還能夠減少環境污染,降低因污染環境而造成的各種罰款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通過實施“5S”管理,可以縮短項目週期,通過實施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可以使企業的管理一目了然,使異常的現像明顯化,避免人員、設備、時間、能源等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員工修養的提高,協作精神的加強,物流的優化,故障率、事故率下降,作業合格率提高,項目效率必然就會提高,項目週期也就相應地縮短。
4.有利於提升企業員工素養
“5S”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人造環境,環境育人。通過整理、整頓、清掃和清潔,環境改善了,從而帶動員工素養的提高;並通過素養的提高和習慣的養成,促進環境的持續改善。一個人在良好的工作環境中工作,能相應地提升工作情緒;提升了工作情緒,再加上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氣氛,有了高素質且有修養的伙伴,彼此之間的團隊精神和士氣自然也能相應地得到提高。從而使得員工的業務技能和技術操作水平明顯提高,解決現場實際問題的能力不斷增強。
5.有利於提升企業形象
在建築企業實施“5S”管理的目的是要努力提高建築公司的整體形象,形成嚴格遵守規章制度的習慣和作風。“5S”管理可以改善員工的精神面貌,使組織煥發一種強大的活力。員工都有尊嚴和成就感,對工作盡心盡力,並可以改善自己的意識形態,提升企業形象。建立廢品回收制度,杜絕廢物流入污染環境,可以改進現場作業環境;通過提升員工素質,杜絕隨地吐痰、公共場所吸煙等不文明現象,這些也都可以提升企業形象。因為整齊、整潔的工作環境,井然有序的作業流程,較高素養的員工,可以得到公眾的信賴,為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創造出一種良好的消費心理;優質的工程質量、安全的生產,可以擴大企業的知名度,增加投資者或合作者的好感和信心,可以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激發職工的敬業精神,創造更高的效率,從而能大大提高企業的威望。相反,如果施工企業現場管理混亂,在企業內部無法追踪不合格品產生的原因和責任人,也無法及時 有效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交付使用後將給建築企業信譽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
三、建築企業施工現場實施“5S”管理的基本原則
1.自我管理原則
建築企業施工現場良好的工作環境不是單靠添置設備或領導督促實現的,而是由現場人員創造出來的。現場工作人員在為自己創造並維持一個整齊、清潔、方便、安全的工作環境的同時,也改造自己的主觀意識,提高自己的素養,約束自身的行為,養成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的習慣。
2.持之以恆原則
“5S”管理開展起來比較容易,甚至可以在短時間內取得較明顯的效果,但要堅持下去並且不斷改進非常困難。實施“5S”管理,貴在持之以恆。為了使該項管理能夠長期堅持下去,建築企業可以考慮將“5S”管理納入崗位責任制,使每一部門、每一員工都有明確的崗位責任和工作標準。
3.不斷優化原則
建築企業要強化“5S” 管理意識,促使工作人員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其素質的逐步提升。在建築企業施工現場實施“5S”管理過程中,難免會發生現場的管理水平波動甚至下降的情況。一個有效的辦法就是將職責分解到班組,以班組為單位定期開展“5S”檢查工作,通過班組對現有狀況的分析來強化管理。要堅持PDCA(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Action(處理)的第一個字母)循環,即要通過策劃、實施、檢查、改進,不斷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在檢查考核後必須針對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從而不斷優化企業的管理。
4.勤儉節約原則
在施工現場整理階段,會清理出很多“不要的”東西。這些“不要的”東西並不一定是無用的東西,有的可能是暫時無用的,以後還有用,這種物品應該將其收集起來,存貯在倉庫中;有的可能在這個現場無用,但可用於其他地方;即便是廢物,也應本著循環利用的原則,變廢為寶;對那些需要報廢的物品,應按報廢手續辦理,收回“殘值”。
四、建築企業施工現場“5S”管理的實施
1.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員工的培訓
建築企業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要把學習貫穿於企業發展的整個過程,建立學習型企業。因為沒有高素質的員工,就沒有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而建築企業施工現場的工作人員的文化素質一般都比較低,他們大部分是農民工,對他們進行各種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對現場的管理者也要進行“5S”管理知識的培訓,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更好地為員工做出表率。在進行“5S”管理的培訓時,不僅要結合實際,還要有針對性,不搞形式,提高培訓的效果。
2.加強管理者的表率作用
管理者的表率作用對下屬的激勵作用是很大的,建築企業的管理者應善於樹立典型,發揮榜樣的作用。無論是企業總部,還是異地項目施工現場的管理層,都要有理想,有知識。同時還要製訂製定一系列的公開和保密製度。如:領導幹部的工資收入公開;企業裝修改造等工程項目招標公開;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事務公開等。不管哪一級的項目管理人員,從一開始實施“5S”管理,就要盯緊現場,要不斷發現問題,並加以指導,必要的時候應該親自為員工做示範、手把手地教,幫助員工糾正不良動作,使其在短期內能熟練操作。
3.用“嚴、細、實、恆”的高標準來衡量各項工作
“5S”管理是用高標準的製度規範操作,並標準化,使職工養成良好習慣,從而提升員工素質。這裡的高標準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嚴,即嚴格要求,所有的員工必須嚴格按規定的內容、時間、標準逐日達標,日日清理;二是細,即分工細,各項工作分解量化到每一個人、每一天;三是責任實,即每一項工作、每一件事,大到機器設備,小到一塊玻璃,都清楚地表明責任人與監督人,都有詳細的工作內容及考核標準,形成環環相扣的責任鏈,做到了獎有理扣有據;四是恆,即持之以恆,成年累月,百做不厭,一絲不苟。這樣堅持下來,平凡的小事,變成了不平凡的事業。實施“5S”管理,就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並且要善於把成果用制度化的形式固定下來,形成一定的標準來指導日常工作。
4.各級檢查、督促要做到持之以恆
有人認為“5S”管理就是掃掃地、擦擦桌子,其實並不是他們想像的那麼簡單,“5S”強調細節,但並不代表它是小事。“5S”的操作不僅規範了物品的位置,而且還規範了我們日常的行為習慣。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管理人員是良好習慣的直接監督者,要經常檢查,決不能有絲毫鬆懈,否則將前功盡棄。
5.實行人性化管理,及時解決可能存在的問題
設立公開欄,公開與有關“5S”管理的內容。一切檢查結果即時公開,讓員工隨時了解違規事件,並當場改正;對於執行好的員工及時表揚;輪班也要及時召開總結會,糾正偏差,共同提高;對於職工反映的問題則要及時解決。
6.通過各種手段調動員工積極性
實施初期,企業員工經常會不理解,也可能做不好,要多與他們交流,使他們真正接受“5S” 管理理念,並將其變成自覺的行動。建築企業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座談、討論等;了解員工所想所思,因勢利導;也可以開闢“5S”宣傳專欄,讓職工暢所欲言,談認識、談體會;還可以張貼漫畫、警示語等,大力宣傳“5S”,營造出濃濃的“5S”管理氛圍。
5S管理改善建議
1.結合實際做出適合自己的定位反觀國內外其它優秀企業的管理模式,再結合實際做出適合自己的定位。通過學習,讓管理者及員工認識到"5S"是現場管理的基石,"5S"做不好,企業不可能成為優秀的企業,堅持將"5S"管理作為重要的經營原則。"5S"執行辦公室在執行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應該由有一定威望、協調能力強的中高層領導出任辦公室主任。此外,如果請顧問輔導推行,應該注意避開生產旺季及人事大變動時期。
2.樹立科學管理觀念管理者必須經過學習,深加對"5S"管理模式的最終目標的認識。最高領導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必須樹立"5S"管理是現場管理的基礎的概念,要年年講、月月講、並且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逐步深化現場管理活動,提升現場管理水平。"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在管理上也是如此,必須經常有新的、更高層次的理念、體系、方法的導入才能保持企業的活力。畢竟"5S"只是現場管理的基礎工程,根據柳鋼的生產現場管理水平,建議"5S" 導入之後再導入全面生產管理、全面成本管理、精益生產、目標管理、企業資源計劃及各車間成本計劃等。不過在許多現場管理基礎沒有構築、幹部的科學管理意識沒有樹立之前,盲目花錢導入這些必定事倍功半,甚至失敗,因為這些不僅僅是一種管理工具,更是一種管理思想、一種管理文化。
3.以實際崗位採取多種管理形式確定"5S"的定位,再以實際崗位採取多種管理形式,制定各種相應可行的辦法。實事求是,持之以恆,全方位整體的實施、有計劃的過程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公司可以倡導樣板先行,通過樣板區的變化引導幹部工人主動接受"5S",並在適當時間有計劃地導入紅牌作戰、目視管理、日常確認制度、"5S"考評制度、"5S"競賽等,在形式化、習慣化的過程中逐步樹立全員良好的工作作風與科學的管理意識。
摘自:http://wiki.mbalib.com/wiki/5S